罗宪,罗宪三国杀
- 2023-03-12 21:23:59

蜀汉最后的武将罗宪父亲罗蒙,三国时任蜀国的广汉太守。罗宪十三岁时便能写文章,很早出名。师从谯周,谯周的门人称他为子贡。罗宪正直诚实严整;待士不倦怠,轻财好施舍,不经营产业。蜀汉灭亡时,是哪位将军为捍卫蜀汉尊严,进行了最后一战?可由于罗宪,属于刘禅眼中的红人,黄皓也不敢太过分,最后就把罗宪打发出成都,到巴东任太守去了。当时蜀汉的右将军阎宇,便趁机让罗宪当了自己的副手。这下好,罗宪本是文官,一下子转变...
蜀汉最后的武将罗宪
父亲罗蒙,三国时任蜀国的广汉太守。
罗宪十三岁时便能写文章,很早出名。
师从谯周,谯周的门人称他为子贡。
罗宪正直诚实严整;待士不倦怠,轻财好施舍,不经营产业。
蜀汉灭亡时,是哪位将军为捍卫蜀汉尊严,进行了最后一战?
可由于罗宪,属于刘禅眼中的红人,黄皓也不敢太过分,最后就把罗宪打发出成都,到巴东任太守去了。
当时蜀汉的右将军阎宇,便趁机让罗宪当了自己的副手。
这下好,罗宪本是文官,一下子转变身份,成了将军。
哪料正是这一转变。
蜀国最后的两位拥有重兵的将军,为什么看着蜀国被灭亡,也不前去救援
霍弋和罗宪在魏国伐蜀之际没有前去支援,并不是因为此两人想要造反,而是距离太远不能及时救援;并且没有君主的诏书或兵符是不能带兵进都,否则就是谋反;最重要的是如果霍弋和罗宪前去支援,那么巴东郡和南中地区将会失守。
蜀国灭亡后,大将罗宪坚守白帝城2年,为何最终投降魏国而不是吴国呢?_百
道理很简单,因为皇帝刘禅的命令,虽然说亡国之君,但君命如山,不得不扣从,况且罗宪是一个忠义之人。
当然,在蜀汉灭亡的过程中,也发生一些事,导致罗宪一是必须坚守城池,二是必须向魏国投降。
罗宪是荆州襄阳人,是最早。
罗宪是刘备麾下之将吗
是的,罗宪原为蜀将,但蜀灭后便降了魏。
公元238年,刘禅被立为太子,罗宪为太子舍人,迁庶子、尚书吏部郎。
公元238年,时黄皓预政,宪独不与同,黄皓便将其左迁巴东太守。
时右大将军阎宇都督巴东,为领军,罗宪为阎宇。
上一篇:风云变幻,风云变幻的意思
下一篇:欧陆